量血压的正确方法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血压会随着年纪增高。它起初没有症状,无声无色,不像关节炎,腰痛或胃病等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很多人都轻易忽视。不过高血压带来后遗症很多,甚至可以很严重,因此超过三十岁人士应该每半年量度血压一次。
血压计一般分为传统的水银式血压计和电子式血压计两种。传统的水银式血压计是由法国医生兼物理学家普瓦瑟伊尔于1819年发明的,电子式血压计则是近15年的新产品。
早期因为电子式血压计的技术不够先进,虽操作简便但准确度不及水银血压计,因此大多数医院、诊所都采用水银式血压计为主。直到2001年3月,美国明尼苏 达州马约诊所的研究人员,对283种使用非水银血压计进行准确度的检测,例如电子式与机械式的血压计(图1),结果发现这些血压计也相当准确,与传统的水 银式血压计差异不大。
传统血压计在检测血压时需要有特殊训练,使用听诊器来量测,并且漏出的水银(汞)会污染环境,因此水银式血压计已逐渐被电子血压计取代。电子血压计因利用麦克风,放大人体血压的柯氏音,故不需要用听诊器,也不需特殊训练,都可检测到血压脉动的声音。血压的数值立即在液晶面板显示,携带方便,操作简单。
电子血压计可分为上臂式、手腕式、手指式三种,其中以上臂式与手腕式两种最为广泛,手指式的血压计因不太准确,不甚流行。
量度血压前应该先作校准。较准水银血压计,可留意其静止时,水银汞柱应该位于0水平。当加压至200毫米汞柱后,关掉送气和泄气的阀门,水银柱在9秒内不应下跌超过2 毫米。放气后,水银应在一秒内降至零。校准机械式的血压计同样容易。只需要将血压计面上的指针,调往零刻度。
袖套的宽度和长度可影响血压数值的准确度。袖套的宽度应该是上臂围周的40% (图2)。通常使用的袖套宽度为12-14厘米。若上臂的围周较正常人大或小时,应当使用相应宽度的袖套,才能准确地量度血压。
听诊器的要求就不必这么严谨,要清楚到脉搏声,量度血压时宜使用钟面 (图3)。
量度血压时,宜舒适地坐在椅上。脱去紧身衣服,若衣袖不能卷起,便要除去上衣。
把手放在枱上,手肘与心脏同一水平;若枱子太矮,手处于较低位置时,宜用软垫托高手肘。相反若手肘高于心脏水平,则应该调高椅子,让手肘处于心脏同一水平 (图4)。这点极影响血压数值准确与否。手肘高于心脏水平时,血压相对偏低。反之,血压相对偏高。
袖袋应该均称地套在上臂,切忌套在衣服外。袖袋下端应该与前肘窝相距2-3厘米。将听诊器钟面一端轻压前臂动脉。
以手按手腕动脉量度脉搏跳动,看看脉搏是否规律。然后送气往袖袋,待动脉跳动消失后。再加压20 - 30厘米汞柱,即可停止充气。微微开启气阀门,令水银柱慢慢下降。听到的第一声脉搏跳动为收缩压,亦即是上压。最末听到的脉搏声为舒张压,亦即是下压。有 时候在上、下压之间,脉搏声音会消失,这是正常的。
传统上血压以双数纪录,若量度出来的血量是129/77,我们就会以它为130/78,选择较高的双数。在量度好血压后,尽快将袖袋内的气完全放出,休息一分钟,待前臂的血流和分布回复正常,再量度一次。
如果您觉的我写的经验比较有用,请点击投我“成功”的一票,不胜感激!
如果你觉得我写的好,请点击分享,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如果认为我写的经验有欠缺,请及时评论指出,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