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方法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方法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方法

分泌性中耳炎又名卡他性中耳炎是中耳炎的一种,基本症状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咽鼓管阻塞、耳闷、耳堵、自听增强。

第二阶段:鼓膜内陷、中耳积液,听力下降。

第三阶段:积液固化、鼓膜粘连。

先讲分泌性中耳炎的一般治疗过程(医院常用流程)

1、急性期:大量注射头孢类消炎药,需要连续治疗7天以上。方法最好,一般4天内就可以康复。

2、慢性期:经过7天大量消炎后,任然不见效果,此时就转为慢性期,慢性期注射会加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物继续治疗。需要连续治疗15天以上。

3、积液期(或耳膜内陷器):到本阶段,分泌性中耳炎的病症已经相当严重,需要使用咽鼓管吹张器,对积液进行清除,并且逐步恢复耳膜功能。方法较好,一般分泌性中耳炎后期都采用这个方法。

5、后期:听力严重受损,需要通过手术置管治疗,耳管脱落,需反复置管。

急性期:

以注射阿莫西林或者头孢类药物为主,并且视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要加地塞米松激素类药物

慢性期:

如果急性期未治疗或者治疗不到位,病情发展到慢性期。这样就需要大量长期服用消炎类药物,阿莫西林或者头孢类。对身体有一定伤害。

积液期:

可采用鼓膜穿刺手术,或者使用咽鼓管吹张器,目前大型医院多采用该种治疗方案,对人无痛苦,治疗周期短,复发率低等优势。

后期:

听力严重受损,需要通过手术置管治疗,如复发,耳内组织被破坏,其他保守治疗方案已经不可用,需反复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