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教程:spss四格表卡方检验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即考察样本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偏离程度,偏离程度反映了卡方值的大小,卡方值越大,样本值偏离越大;卡方值越小,偏离越小,若样本值与理论值完全相等时,卡方值为0,表明两者完全符合。 医学统计及数据分析研究中,常用卡方分析来检验不同药物或方法治疗疾病的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如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A组与B组之间等、分类变量之间的关联性等,如性别、年龄、血型、疾病等之间的关系研究等。下面,我们详细介绍四格表卡方检验在SPSS中的操作步骤。
下方视频中有完整的理论讲解、spss中的操作步骤、分析结果的解读。
在SPSS中录入数据。打开SPSS,将以上四格表的数据输入到软件中。包括有组别和有效性条件列以及频数列,其中,组别(1=试验组;2=对照组),有效性(0=无效;1=有效)。
数据加权还原的操作。依次点击“数据——加权个案”。
在“加权个案”窗口中,将“频数”选入右侧“加权个案”的框中,点击“确定”,即完成对样本数据的还原。注:加权操作之后,在“数据视图”上并无加权后的数据显示,但在进行卡方分析时,可以发现数据样本已进行了还原。数据还原完成后,即可以开始进行卡方检验操作。
依次点击“分析——描述统计——交叉表格”。
在“交叉表格”窗口中,将“组别”属性选入行中,“有效性”属性选入列中,并点击“statistics(统计)”。
在出现的“统计窗口”,勾选“卡方”。
点击“继续”,然后“确定”,得到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