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流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T12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流程
一.明确企业战略发展方向
二.确定目标岗位
三.界定绩优标准
四.选取样本组
五.收集、整理数据信息
六.对胜任力进行编码
七.划分胜任力等级
八.构建胜任力模型
九.对胜任力模型进行验证
明确企业战略发展方向
1.SWOT分析
2.企业价值观
3.人才观
4.企业文化
5.环境
6.沟通
7.目标实现的
关键因素
8.业务流程
确定目标岗位
素质模型的建立对企业来讲是耗时耗力的事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素质模型通常要花费2~3个月的时间。因此,企业在建立素质模型之前必须确定哪些是企业的关键职位,是值得企业对其进行这样投入的。
选择那些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关键作用的核心岗位作为目标岗位 ,同时这些岗位的数量要足够多,能够进行分级。
软件工程师:初级、中级、专家、资深
界定绩优标准
1.优秀绩效表现
2.一般绩效表现
3.不足绩效表现
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岗位构成要素的行为表现
完善的岗位说明书
选取样本组
根据目标岗位的胜任特征,在从事该岗位工作的员工中随机抽取绩效优秀员(4~6名)和绩效一般员工(2~4名)作为样本组。
这样为后面的BEI访谈对比分析做准备。
收集、整理数据信息
对胜任力进行编码
访谈记录+能力素质词典
根据归纳整理的目标岗位数据资料,对实际工作中员工关键行为、特征、思想和感受有显著影响的行为过程或片断进行重点分析,发掘绩优员工与绩效一般员工在处理类似事件时的反应及行为表现之间的差异,识别导致关键行为及其结果的具有显著区分性的能力素质,并对识别出的胜任素质做
划分胜任力等级
定义了目标岗位胜任力的所有项目后,应对各个能力项目进行等级划分,并对不同的能力等级做出行为描述,初步建立胜任力模型。
构建胜任素力模型
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环境及目标岗位的实际情况,将初步建立的胜任素质模型与企业、岗位、员工三者进行匹配与平衡,构建并不断完善胜任素质模型。
对胜任力模型进行验证
胜任力模型效度验证的两种方法
胜任力模型的有效性验证,一般采用预测效度和同时效度进行检验